業務挑戰

解決方案

領導階層

資源中心

關於DDI

聯繫我們

領導者成功起步——新任主管亟需轉型領導力

>資源中心>前沿洞察>領導者成功起步——新任主管亟需轉型領導力

全球知名領導力發展專家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在TED演講說過:「軟弱的領導者只有能力照顧自己,而偉大的領導者則能照顧他人。」當表現良好的員工被晉升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已有能力照顧他人了嗎?還是只能垂危的顧好自己?在面對挑戰重重的工作環境時,我們又該如何幫助他們成功起步,在新的崗位上發揮所長?

 

台灣領導者的倦怠指數為亞太之冠領導者面對的新挑戰

過去的三年裡,面對疫情對產業的衝擊,數位轉型的推動儼然已成為台灣企業與全球企業的共識。許多企業意識到業務上無法再維持固有思維,需要積極投入未來具有高獲利前景的業務項目。同時,企業在面對疫情帶來的重重壓力之下,還要面臨人力需求的增加,以及少子化問題。

 

疫情促使人們重新審視自己人生中的優先順序,年輕人開始追求生活與工作間的平衡,也加劇了企業內部人才的流動率。相信主管們都深深有感,約60%台灣領導者皆感到倦怠,並表示事情變得比以往更加複雜,但人力與能力卻遠遠不足。

 

約60%台灣領導者感到倦怠

 

領導者的轉型窘境:加倍的壓力

對於剛轉換角色的領導者來說,壓力更是沉重。我們可以從下圖晉升後的體驗發現,約80%台灣領導者表示,在晉升之後所面臨的工作困難度及複雜程度都大大增加。此外,有54%領導者表示他們的工作或目標,與公司的業績成長、成本控管有直接關係。這份調查數據的結果與我們所觀察到的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業客戶們,都有相同的情況發生。

 

領導者轉型後的感知

 

各大企業除了面對例行業務與成本控管外,為因應商業環境的快速變遷,抓緊數位轉型、永續發展等的新機會,使得企業內部有許多專案正在同時進行,即使是無需承擔盈虧的人員,工作內容也較以往更為複雜。現今複雜的商業環境,對於領導者們皆是挑戰,66%台灣領導者表示現任崗位的工作壓力倍增。當台灣企業賦予新任主管更多重要的責任的同時,也期待他們要面對種種新時代的挑戰,然而我們又提供了哪些支持來協助他們轉型呢?

 

從下圖領導者收到的轉型支持中,有三個值得注意的趨勢:

 

領導者所獲得的轉型支持


1.台灣主管給予目標與期待,卻輔導不到位

台灣大多的中高階主管都善於幫部屬設定目標,74%的受訪者表示上層主管有幫他們設定切合實際的期待。但問到上層主管是否有給予足夠的轉型輔導時,數據卻下滑了約8%,僅有66%表示認同,低於其他亞洲地區。

 

這代表上層主管訂定目標與期待的能力,遠高於其指導發展的能力。調查顯示有超過30%的領導者在最迷惘的時候,未能得到上層主管的充分協助,這也意味著有30%失敗的風險。試想一下,假若晉升的主管中有30%無法達到期待,那這對組織的影響有多大?

 

2.提升自我覺察的評鑑診斷不足

調查顯示51%主管接受過領導力診斷,但當問到有多少人有做過360度回饋評鑑時,數據下降到44%。因此,我們可以合理推測,這些接受過領導力診斷的主管們,所得到的評鑑大多與「個人特質(如DISC、四色人格)」有關,而在「行為」方面的評鑑相對較少。不單只有待改善回饋給得不足,從DDI評鑑數據顯示,多數台灣主管也同樣吝於給予正面回饋。這導致需要轉型的領導者們,更難回答以下所有新晉主管們都必須要能回答的問題:

  • 強項Strength我的強項是什麼?我在哪些方面可以幫助部屬/團隊或創造價值?

  • 過多Excessive我的哪些個人優勢在轉換角色方面,可能會影響我領導他人?是否需要做必要的調整?

  • 強化Enhancement若晉升為主管,我哪些方面需要尋求協助?我該如何取得協助?

 

3.轉型期間得到的發展資源過度侷限

「70-20-10學習法則」是指70%做中學,20%互相學,10%正規學習,這是許多人最耳熟能詳,且認同最適合成人的學習模式。對比台灣地區主管的學習方式,不難發現多數的台灣領導者在轉型時,大多是透過直屬主管的輔導,來取得必要的知識與技能,而台灣企業所提供的其他轉型支持,都遠遠低於其他地區。

 

不僅如此,台灣在最容易提供的「領導力培訓」中,僅有51%領導者皆受過相關培訓,遠低於所有地區(全球61%/中國68%)。雖然正規學習只佔學習法則中的10%,但當今領導者所面對的問題與挑戰與以往大不相同。

 

主管過往自身經驗與方法一定是最有效的嗎?誠如托尼·亞莉珊德拉(Dr.Tony Alessandra)於《白金定律:新世紀人際關係法則》一書中提及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已經不適用於現在多元的工作環境。我們需要用他人想要的方式來對待他人,以展現出真正的同理心。」發展不能只仰賴過去單一主管輔導的方式來培養,領導者們需要更多元的刺激。

 

台灣主管適應轉型的時間長,難以展現即戰力

台灣領導者因為工作壓力大,且缺乏轉型支援,平均需要6個月的時間去適應新崗位。雖然台灣的數字貌似比許多地區較好,然而對比中國的3.7個月,台灣領導者們多花了1.6倍的時間去適應。倘若企業無法在領導者們晉升前與晉升初期,提供他們完善的支援,領導者及其團隊將會有很長的迷航期,這也容易破壞上下關係的信任及員工的投入度。

 

領導者的轉型時間

 

行動聚焦:企業的高層與HR可以做些什麼事情來協助成功轉型?

 

正如前文所敘,上述這些不論是診斷相關,還是發展相關的領導力轉型舉措,大部分的企業都還是有在進行中。然而,企業要如何做才能夠更有效地幫助領導者們,在面臨新的領導崗位挑戰時,成功起步和加速轉型呢?我們提供幾個作法給大家參考:

 

透過各種方式,及早讓新任主管理解基本的領導力與行為

無論是透過訓練、日常溝通或績效討論,組織需要協助待晉升或已經晉升的主管們瞭解,哪些領導能力及行為是組織所重點關切的。例如,在這追求敏捷的時代,快速決策並採取行動是主要關鍵。

 

因此,除了人資要制定出適切的領導力模型之外,高層也必須讓部屬了解「做出正確的決策是3分,而做出錯誤決策是1分,但完全不做決策是0分」。此外,企業也可以提供正式的學習課程,適當地給予刺激,讓領導者們理解勇於做出決策的重要性。

 

訓練上,初中階主管除了基本的選才、績效管理相關的課程之外,也需要學習如何用成長型的輔導方法來指導同仁。此在變化多端、新舊世代並存的工作環境,主管的人際互動技巧、激勵、影響力的技巧都顯得格外重要。

 

進行能力評鑑/測驗與回饋,提高自我覺察

好的發展前提是要有正確的認知,如果搞不清楚自身優點或待發展項目,很難投入合理的時間及精力發展自我。例如專業能力強,但人際互動技巧不足的主管,很難理解自己的人際互動有多糟糕有些人只會認為是自己的個性對於他人較不敏感,但沒有意識到自己粗糙的表達方式,在無意間踐踏了他人的自信心。因此,建議組織除了提供個人特質測驗之外,可以多提供能力測驗與評鑑、360/180度回饋等方式,提高管理者的自我覺察、避免盲點。

 

就任之初即制定有意義的發展計劃

若要協助領導者成功轉型,不能只停留在測評回饋,而是要轉換成行動。在發展上,也要盡可能依據「70-20-10學習法則」來提升個人的能力。其中,20%(互相學)、10%(正規學習)的學習來源很多,但如何以「與時俱進的多元方法」將是未來的關鍵。例如,過往的主管們都是帶領比自己年紀輕的員工,但在現今社會,領導者們所帶領的團隊成員,可能有比自己大一輪的資深同仁,同時又有剛畢業的新夥伴;領導者們無法再以單一或同樣的方式帶領團隊。最後70%(做中學)的學習,需要仰賴上層主管的持續回饋,幫助新晉主管們及時獲得正面與待改善回饋。同時,HR也需確保這些上層主管們,必須具備發展他人以及給予回饋的技能。


標籤: 領導者 , 轉型 , 發展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掌握最新的領導力洞察

訂閱

推薦資源更多

掃描QR Code
加入DDI Line官方好友

如何幫助您?請致電